摘要

目的:比较雷洛昔芬与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37例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雷洛昔芬组(70例)和氯米芬组(67例)。雷洛昔芬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盐酸雷洛昔芬片120 mg,qd,连服5 d;氯米芬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100 mg,qd,连服5 d。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第12天行B超检测卵泡直径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当子宫内膜厚度≥7 mm、不少于1个卵泡直径≥18 mm时,于腹部皮下注射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0.1 mg诱发排卵,48 h后B超确认排卵;黄体功能不足者酌情口服地屈孕酮10 mg,q12 h,服用至排卵后15 d。比较两组患者醋酸曲普瑞林注射当日的子宫内膜厚度、直径≥18 mm的卵泡数、卵泡成熟时间,治疗前与醋酸曲普瑞林注射当日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排卵情况,随访期间的结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雷洛昔芬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氯米芬组,直径≥18 mm的卵泡数明显多于氯米芬组,卵泡成熟时间明显短于氯米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孕激素(P)、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H)和黄体生存素(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曲普瑞林注射当日,两组患者血清P、E2、FS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LH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雷洛昔芬组的LH水平明显低于氯米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洛昔芬组患者的排卵率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71%vs.8.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洛昔芬较氯米芬有更好的促排卵效应,可有效改善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较少,且与氯米芬的远期临床效应类似。

  • 单位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