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作者:张配嘉; 吴宏阳; 刘慧瀛; 何雯倩; 要子慧; 吴柯; 王盼盼; 王众楷; 吴田田; 胡博; 王昱; 孙长青*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3, 50(04): 692-697.
DOI:10.20043/j.cnki.MPM.202207314

摘要

目的 考察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不同生活方式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某高校4 830名大学生,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学习投入等量表进行调查,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社会适应类型的相关人口学因素,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生活方式类型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结果 潜在剖面分析将生活方式显示分为4个类别效果最佳,分别定义为“不良生活方式组”(27.9%)、“次健康-稳定组”(25.1%)、“次健康-低责任少运动组”(36.7%)和“健康生活方式组”(10.3%)。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0,95%CI:1.044~1.120)、家庭居住地为农村(OR=1.964,95%CI:1.562~2.470)、高年级(OR=1.388,95%CI:1.076~1.791)和就读专业非医科(OR=1.513,95%CI:1.193~1.918)是不良生活方式组的危险因素;女性(OR=0.638,95%CI:0.496~0.822)是次健康-稳定组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37,95%CI:1.001~1.074),家庭居住地为农村(OR=1.419,95%CI:1.128~1.785),高年级(OR=1.536,95%CI:1.200~1.966)是次健康-低责任少运动组的危险因素。在年龄、性别等校正混杂因素后,与健康生活方式组相比,不良生活方式组,次健康-稳定组,次健康-低责任少运动组均能负向预测学习投入(β分别为-30.078,-11.582,-18.513,P值均<0.001);还对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动机(β分别为-11.149,-4.788,-6.024)、精力(β分别为-10.388,-3.544,-6.920)、专注(β分别为-8.540,-3.251,-5.569)具有负向预测作用(P值均<0.001)。结论 大学生生活方式存在4种不同潜在类别,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年级和专业;大学生生活方式越健康,其学习投入水平越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