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阅读的基础是语言,读者通过语言来感知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写作心境与心路历程。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须深入作品文本的写作情境中,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帮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而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一课中“积累拓展”板块的课后习题“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有一组关于鲁迅的原稿与改定稿的对比,教师可以通过作品前后修改的比对,让学生感悟修改稿的用语价值,为学生提供阅读作品的方法与方向。与此同时,教师通过鲁迅作品修改的内容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作品精髓所在,体会其写作手法,在领略不同的语言文字中,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教师也需要以此联系语文学科,尝试给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感悟。本文试以鲁迅原稿与改定稿之间对比所得出的结论为出发点,阐述初中阅读教学中须注意的关键节点,以期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