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骨质疏松(OP)性骨折的发病特点,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武汉及周边地区178例OP性骨折患者为骨折组,男72例,女106例,平均年龄(73. 24±7. 84)岁;对照组为214例骨密度正常的老年人,男102例,女112例,平均(72. 84±6. 52)岁。分析两组OP性骨折与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钙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老年OP性骨折的高危因素。结果骨折组体重指数(BMI)、握力都明显较低(P<0. 05),而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较高(P<0. 05);两组年龄、血压、碱性磷酸酶、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磷、血钙及血钾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 05)。骨折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冠心病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 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证实低BMI(P=0. 023;OR=0. 803;95%CI 0. 662~0. 972)、高三酰甘油(P=0. 046;OR=2. 169;95%CI 1. 015~4. 636)、高血压(P=0. 015;OR=3. 275;95%CI 1. 245~8. 613)、低握力(P=0. 036;OR=0. 857;95%CI 0. 742~0. 991)、糖尿病(P=0. 032;OR=2. 765;95%CI 1. 083~7. 052)是导致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发生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OP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保持高BMI、控制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握力能够减少老人发生OP性骨折的概率。

  • 单位
    同济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