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骨盆测量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困难骨盆的预测价值

作者:孙振; 侯文运; 刘婧娟; 薛华丹; 徐沛然; 吴斌; 林国乐; 徐徕; 陆君阳; 肖毅*
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 25(12): 1089-1097.
DOI:10.3760/cma.j.cn441530-20211220-00513

摘要

目的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 由于骨盆空间狭窄或直肠系膜肥厚等因素的存在, 常导致术野暴露困难, 明显增加手术操作难度。本研究旨在分析直肠磁共振成像(MRI)骨盆测量对TME中困难骨盆的预测价值, 并探讨术中困难骨盆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肿瘤距肛缘15 cm以内;(2)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癌;(3)具有完整的术前MRI资料;(4)肿瘤浸润深度为T1~4a;(5)术中进行了困难骨盆评估。排除接受TME以外的其他任何保肛或非保肛手术的患者。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 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接受TME的8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困难骨盆分级简易评估量表:Ⅰ级为手术操作不困难;Ⅱ级为影响手术操作, 但不影响完整TME标本质量;Ⅲ级为影响手术操作和标本质量(为接近完整TME);Ⅳ级为严重影响手术操作和标本质量(为非完整TME);Ⅰ~Ⅱ级认为非困难, Ⅲ或Ⅳ级认为手术困难。骨盆参数包括:骨盆入口前后径、中骨盆前后径、骨盆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高度、骶尾间径、骶尾弧弓高、耻骨联合到盆底肌的距离、前骨盆深度、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等10项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困难骨盆相关的危险因素, 并建立预测术中困难骨盆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88例患者中, 男性51例, 女性37例, 中位年龄64(56~70)岁, 共有64例(72.7%)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治疗, 其中困难骨盆组患者30例(34.1%), 非困难骨盆组58例(65.9%)。解剖学特征中位数:骨盆入口前后径为12.0 cm;中骨盆前后径11.0 cm;骨盆出口前后径8.6 cm;耻骨联合高度4.9 cm;骶尾间径12.6 cm;骶尾弧弓高度3.7 cm;耻骨结节到盆底肌距离3.0 cm;前骨盆深度13.3 cm;坐骨棘间径10.2 cm;坐骨结节间径12.2 cm。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新辅助治疗(OR=4.97, 95%CI:1.25~19.71, P=0.023)、肿瘤距肛缘距离越大(OR=1.31, 95%CI:1.02~1.67, P=0.035)和耻骨联合高度越高(OR=3.36, 95%CI:1.56~7.25, P=0.002)是困难骨盆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以上因素构建的困难骨盆预测模型, 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95(95%CI:0.696~0.895)。结论基于直肠MRI骨盆测量的困难骨盆评估量表适用于TME手术, 且接受新辅助治疗、肿瘤距离肛缘距离越大以及耻骨联合高度越高者, 困难骨盆的概率越高, 需更谨慎地规划直肠癌手术入路。

  • 单位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