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岩心分析、成像测井、地球物理、储层地质、油藏动态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古近系裂缝进行了研究。利用构造光滑、三维边界探测和边界加强等联合技术识别不同尺度的裂缝分布,采用分级次的裂缝建模技术建立裂缝分布的三维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迪那地区古近系裂缝走向以近东西向的高角度斜交缝和垂直缝为主,宏观裂缝真开度普遍小于0.460 mm,线密度均值为0.730条/m,充填程度较高;微观裂缝真开度小于0.037 mm,面密度均值为0.031条/m2,充填程度低,裂缝多为与构造变形及断裂作用相关的剪裂缝。(2)三维最小曲率地震属性对断层和裂缝响应敏感。联合边界探测处理及三维边界增强等技术识别的蚂蚁体在断层和裂缝的识别度方面明显提高。沉积储层及生产动态特征可用于预测井间小尺度裂缝的分布。(3)储层模拟采用相控条件下的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模拟前后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基本保持一致,计算模型地质储量较真实储量误差小,地质模型整体上能客观反映气藏地质特征。(4)将研究区的4组裂缝的不同属性体做权重分析,利用不同权重系数对属性体进行融合建立裂缝密度属性场,最后通过优选裂缝建模方法,对不同裂缝组设置相应的模型参数,完成离散裂缝三维地质建模,通过动态验证地层系数总体误差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