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山如翠屏、田如画轴等景象,构成了传统村落景观的不同形态。其不仅是物态的生产、生存空间,还是抽象的地域文化载体,能够在历史沧桑中绽放精彩,在时代发展中焕发新彩。面对趋同化、表象化、商业化和空心化等传统村落景观“异化”现象,面向新的当代社会和审美需求,传统村落景观的活态保护,诠释了从“乡愁”到“乡建”的思维和实践转向,在于推动文化记忆和人居环境的景观情境重构,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村落景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