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妇女保健信息系统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

作者:于芳; 郝模; 李程跃; 郑文贵; 贾海艺; 张政; 陈菲; 郝超; 陈政; 张建华*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03): 307-310.

摘要

目的分析京沪妇女保健信息系统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的现状,明确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内涵及意义,尝试量化表达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全面地收集2004—2017年京沪利用妇保信息系统发布的对妇女健康问题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研究文献和公开信息,运用综合量化法比较京沪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间关系。结果北京每年发布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信息资料低于4篇,14年间累计发布22篇,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由2004年的2.36%降至2005年的1.18%,2008年升至2.56%,之后略有下降,至2017年为2.11%。上海仅有4年发布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本底资料,累计发布6篇,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0%提升至2011年的1.29%,但之后便降至2017年的0.72%。京沪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间未呈现相关性(r京=–0.112,P=0.703;r沪=–0.460,P=0.098)。结论京沪妇女保健信息系统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均较低,北京高于上海;适宜的妇女保健体系应建立干预控制效果的评估机制;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的量化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