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分析

作者:朱艳; 史慧静; 罗春燕*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08): 1145-1150.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8.006

摘要

目的 探索上海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5—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上海市不同学段中抽取21所初中、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采取学生自填问卷的形式调查6 092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样本聚类分析采用Ward离差和平方法。结果 共发现3类聚集特征:受欺凌郁闷组(1 004名,16.5%),以被欺凌、心情郁闷(64.9%)、孤独感(48.2%)、失眠(42.4%)等为主要特征;电子游戏超时及不健康饮食组(1 585名,26.0%),以玩电子游戏超时(53.1%)及含糖饮料(89.3%)、油炸食物摄入(79.0%)为主要特征;低吸烟饮酒组(3 503名,57.5%),以“0”饮酒率和极低吸烟率(0.4%)为主要特征。3组学生的含糖饮料摄入、油炸食物摄入、体力活动不足、被恶意取笑、被索取财物、被孤立/被有意排挤在集体活动之外、被威胁恐吓、被踢/打/推/挤或关屋里、吸烟、不健康减肥、玩电子游戏超时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74,41.85,30.07,652.68,334.40,669.89,358.84,233.12,101.46,88.45,230.15,P值均<0.01),3组学生的孤独感、心情郁闷、失眠和饮酒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P值均<0.01)。受欺凌郁闷组初中生、普通高中学生、女生较多;电子游戏超时及不健康饮食组中男生、普通高中及初中生居多。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存在聚集,集中表现在不良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两大方面。可根据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聚集的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干预效果。

  • 单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