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牙移植修复单颗牙缺失预后因素的筛选及分析

作者:李永清; 惠小勇; 许广杰; 马媛媛; 杨霞; 许杰; 朱庆林; 张洲铭; 邬雪; 侯锐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 57(05): 495-502.

摘要

目的筛选影响牙根发育完成自体牙移植修复单颗牙缺失的预后因素并进行分析, 为临床判断手术预后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自体牙移植术的患者, 共176例(共188颗牙), 其中男性85颗, 女性103颗, 年龄(33.0±9.8)岁(16~65岁)。对影响牙根发育完成自体牙移植修复单颗牙缺失预后的可能因素进行归纳并分组, 对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数据进行记录并判定结果, 调取患者以往病历中的手术记录和照片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状况、阻力分析牙根形态、供牙位置等16个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筛选出影响移植牙累积存活率的因素。结果 188颗移植牙的5年累积存活率为88.4%, 单因素Log-Rank分析显示, 年龄(P=0.001)、性别(P=0.008)、吸烟情况(P<0.001)、受区位置(P<0.001)、受区牙槽骨高度(P<0.001)、供牙离体时间(P<0.001)、是否使用供牙模型(P<0.001)和初期稳定性(P<0.001)8个因素均与移植牙累积存活率显著相关。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 吸烟情况(β=-2.812, P=0.049)、受区牙槽骨高度情况(β=1.521, P=0.020)、供牙离体时间(β=-2.001, P=0.019)、是否使用供牙模型(β=1.666, P=0.034)和初期稳定性(β=-1.417, P=0.033)5个因素与移植牙累积存活率显著相关。结论通过吸烟情况、受区牙槽骨高度情况、供牙离体时间、是否使用供牙模型和初期稳定性5个因素可预判牙根发育完成牙齿行自体牙移植术的预后, 在手术中使用供牙模型, 减少供牙离体时间, 采取有效方法恢复牙槽骨高度, 保持良好的初期稳定性, 术后做好口腔卫生宣教, 可获得移植牙的良好预后。

  • 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