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以彝、汉“互嵌”的马湖景区与纯彝族制的安哈景区为调研区域,探究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振兴乡村效应的感知及对旅游发展的态度。通过均值分析发现,两地居民对旅游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环境效应的感知和参与意愿、满意度和支持态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发现,两地居民对旅游负面效应的感知以及在满意度和支持态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在于,民族居住分布样态不同、民族文化习俗差异、地方政府对旅游民生的关注和帮扶行为等,都会影响景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和行为态度。基于此,地方政府可通过引领各族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创、共享乡村旅游成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增进民族文化交融;以“扶志”“扶智”增强居民参与旅游的内生动力和参与能力;地方政府引领乡村旅游民生价值实现等措施,推动各民族协同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