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大鹏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掌握该海域的资源现状及其优势种群的变动规律、促进资源增殖提供基础。【方法】利用2018年秋季(10月)、2019年春季(3月)的资源生态调查数据,计算鱼类群落指数,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该海域共捕获鱼类72种,隶属于10目35科59属。其中日本海鰶(Nematalosa japonica)、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褐蓝子鱼(Siganus fuscessens)和颈斑鰏(Nuchequula nuchalis)为两个季度共同优势种。秋季鱼类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及多样性指数(H′)均高于春季。秋季平均分类差异性指数(Δ+)均值为35.97,其中调查站位S2、S4、S10和S11低于95%置信漏斗区间的下边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均值为109.85,表明群落受到一定的外界干扰;春季Δ+均值37.69,∧+均值为100.19,所有站位均处于95%置信漏斗区间内,群落基本稳定。CCA分析表明,盐度、水深是秋季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r2分别为0.75、0.70,温度为春季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r2=0.72)。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受环境因子变化影响较大,第一、二轴分别解释了13.32%、12.44%的物种分布情况,春季则为16.91%、10.93%。【结论】广东大鹏湾北部海域鱼类现存物种资源量秋高春低,其群落结构在秋季受一定的外界干扰,春季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