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药物氯喹(chloroquine,CQ)诱导肝癌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探索自噬相关药物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种肝癌细胞系,给予不同浓度CQ干预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采用Hochest33342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Western blotting(caspase-9)法检测凋亡。采用GFP-LC3转染、Western blotting(LC3)及细胞电镜技术检测细胞自噬功能。结果:MTT检测显示,CQ作用24 h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CQ(≥20μmol/L)干预后,PI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Hochest33342核染色显示核浓聚、核碎裂,TUNE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caspase-9活化;而CQ(5、10μmol/L)干预后PI染色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CQ处理细胞后,GFP-LC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LC3-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同时用caspase抑制剂Z-VAD-FMK和3-MA或沉默Atg5的表达预处理,可显著抑制40μmol/L CQ诱导的MHCC97-L细胞的死亡。结论:CQ可以抑制肝癌细胞自噬降解,导致自噬小泡及自噬标志性蛋白积聚。大剂量CQ直接诱导肝癌细胞死亡,其死亡形式既具有凋亡的特征又具有自噬样死亡的特征。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