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眼斑双锯鱼幼鱼在自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养殖环境下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眼斑双锯鱼进行自然海水、人工海水养殖试验,分别在放养6、24、48、96 h时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个体胃蛋白酶、肠淀粉酶以及不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主要包括肾、脾、肝脏、鳃丝及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结果】不同养殖环境对胃蛋白酶影响显著(人工海水养殖条件下胃蛋白酶活性较高),而对淀粉酶影响不显著;不同养殖环境下,幼鱼抗氧化酶活性均存在组织差异性;人工海水养殖环境下,抗氧化酶活性虽然随时间呈波动变化,但其变化无明显规律。其中,人工海水养殖幼鱼胃蛋白酶活性仅于6 h低于自然海水处理,其他各时间点高于自然海水处理,而淀粉酶活性情况相反,即仅于6 h时高于自然海水处理;SOD活性最大值(36.70±3.55 U/mgprot)来源于人工海水养殖48 h后取样的肌肉组织;鳃和肌肉POD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自然海水养殖96 h时,其他各组织POD活性最大值均出现在人工海水养殖处理;脾组织CAT活性最大值出现在自然海水养殖24 h时,其他各组织均出现在人工海水养殖处理;脾和鳃GSH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自然海水养殖96 h时,其他各组织GSH活性最大值均出现在人工海水养殖处理。【结论】眼斑双锯鱼幼鱼在人工海水养殖下存在一定应激,而个体亦对该应激存在一定调节作用,且不同组织所具调节功能不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