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1870-1938)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杰出的美籍波兰(出生于立陶宛)钢琴演奏家、作曲大师。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促成了他以创作钢琴改编曲闻名于世,其中就包括以肖邦练习曲为主题的53首改编曲。而在他自己为数不多的原创作品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钢琴独奏曲《爪哇组曲》。这是一部由四大部分共12首(每部分3首)相对独立的乐曲构成的组曲,创作灵感来源于作曲家1922年在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所属的爪哇岛以及周边地区的游览经历。戈多夫斯基充分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元素,加之受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不同创作理念和不同音乐流派的多重影响和冲击,该作品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充满异域情调的音乐风格。如要想更加深入了解和探究此种风格,对其和声技法进行剖析显得至关重要。需要指出的是: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作品中部分借鉴了五声调式和声手法,因此尤为关注此现象,并充分借助中国五声调式和声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再结合作品本身进行比较研究。在此,本文拟分别以调式与调性、和弦、织体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以期挖掘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精髓、提炼成具有独创意义的论点,谨供业界参考。

  • 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