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同的财政理论源于不同的国家观。研究财政理论、分析财政现象,需要回到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这一逻辑起点。财政是国家的基本内核,它不仅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为国家机器运转和国家政治权力行使提供经济基础,并且集中体现了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形态,承担着国家整体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成本,而且体现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性质,承载着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主要关系。我们应从国家有机体的角度,围绕财政与国家的多重关系,认识财政的宗旨和目的、属性和职能作用、行为逻辑等基本范畴,以及财政政策的目标及空间,避免个体论和机械论带来的理论局限和实践困境。
-
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