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抗性靶标分子机制

作者:高新菊; 王恒亮; 马毅辉; 陈威; 秦光宇; 宋语娇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2017, 44(03): 501-508.
DOI:10.13802/j.cnki.zwbhxb.2017.2016064

摘要

为明确河南省部分地区麦田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抗性靶标分子机制,采用整株生物法测定了12个荠菜种群的抗性水平,并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离体活性和ALS基因突变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商丘市民权县花园村(MQ)、周口市西华县小于楼村(XH)、平顶山市叶县穆寨村(YX)、许昌市长葛市董庄村(CG)采集的荠菜种群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的抗性,GR50分别为129.14、110.67、62.91和85.29 g/hm2,抗性倍数分别为215.23、184.45、104.85和142.15倍;ALS离体活性测定所得I50分别为5.85、4.87、1.38和3.83μmol/L,抗性倍数分别为83.57、69.57、19.71和54.71倍;其余8个种群的GR50在0.602.86 g/hm2之间,抗性倍数在1.004.77之间;I50在0.070.37μmol/L之间,抗性倍数在1.005.29之间。荠菜种群MQ、XH的ALS基因Domain A区域第197位脯氨酸(CCT)均突变为丝氨酸(TCT),荠菜种群CG的第197位脯氨酸(CCT)突变为亮氨酸(CTT),表明靶标ALS基因突变是荠菜对苯磺隆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荠菜种群YX的ALS基因保守区内暂未发现突变位点,其抗药性可能由其它原因造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