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先兆流产患者孕酮、绒毛膜促性腺素(β-hCG)、糖链蛋白125(CA125)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3例先兆流产患者,按妊娠结局不同分为65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及48例难免流产组。同期选择53例正常妊娠者。均以放射免疫法测定P、β-hCG、CA125水平,并观察比较各组血清P、β-hCG及CA125水平,明确先兆流产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选用多元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绘制特征(ROC)曲线分析孕酮、β-hCG及CA125与先兆流产的联系。结果:难免流产组孕酮、β-hCG水平低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且低于正常妊娠组(11.70±1.26)、(24.09±3.19)、(26. 70±4. 20) mg/m L,(1879. 53±220. 18)、(6982. 11±876. 10)、(7035. 96±965. 12)m U/m L,CA125高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且高于正常妊娠组(57.88±8.96)、(27.63±3.41)、(19.40±2.76) 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孕酮、β-hCG及CA125水平为先兆流产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下显示,P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CI为0.6280.819),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406和0.761;β-hCG曲线下面积为0.513(95%CI为0.4060.62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53和0.672; CA125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370.8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2和0.567,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为0.7900.92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63和0.716,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个指标。结论:孕酮、β-hCG及CA125能够客观反映妊娠状态,预测先兆流产,提高临床诊断,从而利于临床治疗。

  • 单位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