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朱云波; 李佳佳; 刘伟; 邱海鹏; 曹星华; 朱江; 窦志杰; 高燕军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 39(09): 2084-2087.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治疗24 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少情况作为早期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组(有效组,治疗前后NIHSS减少≥4分)34例,对照组(无效组,治疗前后NIHSS减少<4分)4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早期溶栓治疗情况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研究不同预后结局患者血清总胆红素、Beclin-1蛋白、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既往脑卒中史、心房颤动发生率、发病至溶栓时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出现心房颤动、LDL-C异常升高、发病至溶栓时间>3 h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Beclin-1蛋白、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hs-CPR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出现心房颤动、LDL-C异常升高、发病至溶栓时间延长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的危险因素,治疗后患者Beclin-1蛋白、尿酸,hs-CPR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可为患者预后情况的监测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

  • 单位
    神经内科;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