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沃柑日灼的果皮形态和相关指标变化,初步明确沃柑日灼的生理机制,为防控柑橘日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香橙砧沃柑为试材,以正常果为对照,对日灼的沃柑果皮进行石蜡切片与扫描电镜观察,测定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及营养元素含量、酶活性及叶片的蒸腾速率、叶绿素,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沃柑日灼加重,果皮表面油胞逐渐扩张破裂形成沟壑,灼伤部位从黄皮层到白皮层逐渐破裂,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沃柑发生日灼后,其叶片蒸腾速率增高、叶绿素含量降低;果皮中K、Ca、Cu和Zn的含量分别显著减少2.22 mg/g、1.95mg/g、2.22%和9.84%(绝对值)(P<0.05),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上升85.5%和55.2%,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别上升74.7%、64.2%和45.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44.6%。【结论】沃柑果实随着日灼程度加重,对果皮细胞的保护能力下降;抵御外界光、热胁迫能力降低。因此,防控柑橘日灼可从增施水肥、补充所缺营养元素、降低叶片蒸腾速率、保护果皮及适当留晚夏梢等方面综合考虑。
-
单位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