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7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0例早期胃癌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分化组(n=190)及未分化组(n=40)。两组均随访两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短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60岁、肿块位于胃窦部、凹陷型、浸润黏膜下层及合并溃疡史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块位于胃窦部、凹陷型、浸润黏膜下层及合并溃疡史发生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或P <0.01)。两组患者短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分化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分化组(P=0.002)。结论年龄≤60岁、肿块位于胃窦部、凹陷型、浸润黏膜下层及合并溃疡史是发生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ESD治疗未分化早期胃癌短期效果较好,但术后极易复发,建议患者术后追加手术治疗。
-
单位登封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