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反应的价值

作者:马春燕; 赵红; 刘爽; 张妍; 赵斓婷; 唐力; 于波; 杨军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9(01): 42-45.
DOI:10.13929/j.1003-3289.2013.01.011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超反应的价值。方法对78例接受CRT术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于术前7天和术后1年行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E)和舒张晚期速度(A),计算E/A和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以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SI)。将CRT术后LVEF增加<5%定义为无反应组(CRT-NR),LVEF增加≥5%但LVEF<50%为CRT有反应组(CRT-R),LVEF≥50%为CRT超反应组(CRT-SR)。对3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术后12例为CRT-SR组(12/78,15.38%),其中扩张型心肌病(DCM)所占比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所占比例及其SI均大于CRT-NR组(19例,19/78,24.36%),MRA、E/A则小于CRT-NR组。CRT-SR组和CRT-R组(47例,47/78,60.26%)间DCM所占比例、LBBB所占比例、MRA和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DCM所占比例、LBBB所占比例、MRA和E/A均与CRT超反应相关(r=0.51,0.40,-0.38,-0.32,P均<0.01)。结论CRT术前DCM合并LBBB、MRA较小和非限制型舒张功能减低患者术后更易出现超反应。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