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雎》毛诗第三章"左右芼之",安大简《诗》作"左右教之",整理者认为"教"通"芼"。文章认为,故训资料、文献语言、语音关系均不能支持"教"与"芼"通假。安大简《诗》与毛诗之间的异文,情况非常复杂,其中有一些异文当是《诗》在经典化的不同时期留下的客观记录,不宜让安大简《诗》强就毛诗。"教"可用"教化"本义解,与释为乐教的"乐"构成对应关系。"教"作"教化"解可以贯通安大简《诗》意,也能得到《韩诗外传》和四家诗异文等旁证的支持。

  • 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