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T1WI、T2WI、DWI和DCE各序列参数在子宫癌肉瘤(CS)与低危型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中的差异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S患者26例和低危型EC患者47例临床资料,两组均完成手术治疗并明确病理诊断,且术前均行T1WI、T2WI、DWI和DCE序列扫描,比较两组ET/AP、ADC、rADC、Ktrans、Kep、Ve等各序列扫描参数并作ROC曲线分析其在CS和低危型E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CS组病灶性质评分和ET/AP明显高于EC组(t值分别为2.030、4.446,均P<0.05),两组T1WI和T2WI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S组ADC和rADC明显低于EC组(t值分别为2.151、2.903,均P<0.05);CS组Ktrans、Kep和Ve明显高于EC组(t值分别为6.445、6.118、7.451,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病灶性质评分、ADC和rADC对CS和低危型EC鉴别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670、0.696和0.682,ET/AP、Ktrans、Kep和Ve对CS和低危型EC鉴别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722、0.851、0.782和0.937。结论 MRI是子宫肿瘤重要的检查方法,通过对T1WI、T2WI、DWI和DCE等序列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可为CS和低危型EC鉴别诊断提供详细参考依据,其中DCE扫描参数Ktrans、Kep和Ve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单位
    温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