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学龄前正常儿童事件相关电位N400潜伏期、波幅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早期发现学龄前儿童语言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2015年8月-2020年1月健康体检的220例3~5岁学龄前正常儿童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测,采用声影匹配任务刺激,记录头皮电极Fz、Cz和Pz点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其中对127例记录了F3、F4点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学龄前正常儿童3~5岁组N400的潜伏期随年龄增加有逐渐缩短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400的波幅存在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的趋势,在Fz点和Cz点3岁~组和4岁~组[Fz点(-10.95±9.78) vs.(-6.40±6.53)μV, Cz点(-12.48±9.45) vs.(-7.71±7.80)μV]、3岁~组和5岁~组[Fz点(-10.95±9.78) vs.(-7.01±7.47)μV,Cz点(-12.48±9.45) vs.(-7.62±7.90)μ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N400波形清晰稳定,潜伏期和波幅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
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