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叶面肥与穗肥互作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叶面肥与穗肥配施组合,为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荆香优7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碳氧1号叶面肥处理(F)和穗肥水平(P)]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叶面肥设不喷施处理(F0)与喷施处理(F1)2个水平,穗肥设追施复合肥0 kg/ha(P0)、75 kg/ha(P1)和150 kg/ha(P2)3个水平,共6个处理。喷施叶面肥后第7 d测定剑叶SPAD值、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水稻成熟后测定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结果】喷施碳氧1号叶面肥和穗肥追施复合肥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水稻剑叶光合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喷施叶面肥处理较不喷施处理可提高水稻剑叶的SPAD值2.3%~10.5%、可溶性糖含量17.1%~34.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26.4%~53.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9.2%~45.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2.2%~7.2%,降低MDA含量16.7%~41.4%,其中,F1P2处理对提高水稻剑叶Rubisco活性和降低MDA含量的效果较好,F1P1处理对提高水稻剑叶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效果较好。从产量来看,喷施叶面肥和穗肥追施复合肥均可提高水稻产量,喷施叶面肥后较不喷施处理可使水稻显著增产14.6%~24.5%(P<0.05,下同),其中F1P1处理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水稻产量最高。从品质来看,喷施叶面肥和穗肥追施复合肥均可不同程度改善稻米品质,喷施叶面肥后较不喷施处理可使水稻整精米率提高2.2%~2.5%,稻米垩白粒率降低29.2%~32.4%,稻米垩白度降低7.1%~31.8%,稻米总蛋白含量降低8.6%~9.7%,其中,F1P2处理可显著提高稻米整精米率,F1P1处理可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总蛋白含量。剑叶光合生理指标与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和稻米整精米率与剑叶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及Rubisco、SOD和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分别与MDA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结论】穗肥追施75 kg/ha复合肥并于抽穗50%时喷施1次碳氧1号叶面肥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综合效果较好,在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单位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农业科学院; 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