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肺部并发症高风险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60例, 年龄65~72岁, 性别不限, 体重指数18~25 kg/m2, 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安慰剂组(C组)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疏密波, 频率2/100 Hz, 电流强度8~12 mA)双侧足三里穴、合谷穴及肺俞穴30 min。C组诱导前在相同穴位放置刺激电极片, 但不给予电流。2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2 h(T3)及术后1 h(T4)时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计算氧合指数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于T1-3和术后24 h(T5)时采集颈内静脉血, 测定血浆TNF-α、IL-6和IL-10浓度。记录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 TEAS组T2-4时氧合指数和T3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 T2, 3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T2, 3时血浆TNF-α浓度、T3, 5时血浆IL-6浓度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拔除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肺部并发症高风险患者的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