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指导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72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用PCR及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者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将患者分为基因指导组(34例)和常规对照组(38例)。基因指导组根据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联合会(IWPC)模型和基因型计算华法林预测量,连续给药该剂量3 d,对照组予以3 mg/d华法林持续3 d,于第4天开始两组患者根据INR及临床经验调整华法林药量。所有患者随访12周,在第1,4,6,8,10,12,14,21,28、42、56和84天测INR值,并记录随访期间患者每日服药量。结果两组患者在VKORCl和CYP2C9基因型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941,P=0.919)。与对照组相比,基因指导组INR首次达目标范围时间[(8.8±3.6)d vs.(10.7±2.9)d;t=2.481,P=0.016]及达稳定剂量时间较短[(14.3±6.1)d vs.(19.2±6.5)d;t=3.252,P=0.002],2周内达稳定剂量比例较高(19/34 vs.12/38,χ2=4.323,P=0.038)。同时两组患者INR均值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16,P<0.001),且在第4、6、8、10、12、14、19、21、28天两组IN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指导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能更快达INR目标范围及华法林稳定剂量,在抗凝治疗早期具有指导作用。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