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颈动脉的弹性功能,探究其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93例SLE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单纯SLE组(B组,共45例)、SLE累及多个系统组(C组,共48例),同期选取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极速脉搏波技术测量所有入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开始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和收缩期结束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并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IMT、PWVBS及PWVES与SLE不同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最后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IMT水平比较:A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WVBS水平比较: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68,P<0.001);PWVES水平比较: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05,P<0.001);ITM、PWVBS、PWVES水平与不同SLE临床分型均呈正相关关系(r=0.240、0.442、0.394,均P<0.05);PWVBS、PWVES诊断SLE患者颈动脉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95%CI:0.694~0.894)、0.960(95%CI:0.919~1.000)。结论 SLE患者较健康成年人颈动脉弹性降低,并随疾病进展其程度更显著。极速脉搏波技术能快速测量SLE患者颈动脉IMT、PWVBS及PWVES水平,作为血管弹性相关参数指标,其结果客观,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