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Star容积内插体部检查(Star-VIBE)序列应用在颈段食管扫描的价值。方法 选择21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55.2岁。均进行3次增强后的Star-VIBE序列扫描,每次扫描分别结合3种不同的脂肪抑制技术,即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FS)、精准频率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SPAIR)和频率选择水激励(WE)。由2名放射科医师各自独立对3组图像的食管显示能力、磁敏感伪影严重程度进行定性评分,并测量和比较3组图像的食管壁的信噪比(SNR)、食管壁与椎旁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1)和食管壁与增强的锁骨下动脉的CNR2。结果 WE组对食管显示能力的评分和伪影严重程度的评分均优于FS组和SPAIR组[食管显示能力评分:(3.62±0.81)分vs (2.33±0.86)分vs (2.43±0.93)分;伪影严重程度评分:(3.71±0.56)分vs (2.43±0.87)分vs (2.14±0.96)分。P均=0.000];3组间的食管壁的SNR、食管壁与椎旁软组织的CNR1和食管壁与增强的锁骨下动脉的CNR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在颈段食管扫描中,Star-VIBE序列联合WE较SPAIR、FS能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