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6例新鲜踝关节标本,常规制成骨-韧带模型(标本可重复利用)。分为:A组:踝关节各韧带均完整;B组:三角韧带离断,下胫腓联合完整;C组:下胫腓联合离断,三角韧带完整;D组: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均离断;E组: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韧带组。对标本施加600 N轴向加载。分别测量三种体位(中立位、背伸10°位、跖屈20°位)在各种状态下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压应力分布等变化。对比分析三角韧带及下胫腓联合韧带修复前后对踝关节稳定的作用。结果在三种体位下均可发现,随着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的离断,胫距关节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接触压力逐渐增大,与正常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压应力分布逐渐集中并有向外侧移位趋势;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修复前后的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修复后的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减少,与正常组A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应力分布分散。结论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断裂后,距骨发生移位,胫距关节面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及压应力分布发生剧烈变化。目前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能获得即刻稳定,且其生物力学强度与正常组相似,推荐对三角韧带伴下胫腓联合损伤者行手术治疗以恢复其正常解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