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党参替代人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行性。方法:利用YATCM数据库筛选人参、党参和白术化学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tion数据库预测可能靶点;在Gene Cards、Drug Bank、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疾病靶点,利用Venny在线软件分别获得党参-白术和人参-白术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交集靶点,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stoscope 3.8.2软件分别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和“通路-靶点-成分-药物”网络。结果:人参-白术与UC有93个交集靶点(RS组),党参-白术与UC有76个交集靶点(DS组),两组药对共同作用于TNF、AKT1、STAT3、VEGFA等核心靶点,通过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关键KEGG通路和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控、激素水平的调节和对肽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对UC发挥治疗作用,人参中有大于75%的作用机制可以在党参中发现。但二者仍有一定差异性,人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成分是人参皂苷,IL-6和TP53是RS组的特有靶点;而党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是三萜类和甾醇类,ERBB2是DS组的特有靶点。结论:人参-白术和党参-白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虽药效物质基础差异较大,但作用机制相似,故临床用党参代替人参与白术配伍有一定科学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