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盆炎方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08例气滞血瘀型SPID患者,随机分为指南组、中药组、针药组,每组各36例。指南组患者给予膈下逐瘀汤口服,中药组患者给予盆炎方口服,针药组患者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经周期。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检测患者的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治疗后,指南组、中药组、针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1.11%、72.22%、86.1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的疗效优于中药组、指南组(P<0.05),中药组的疗效优于指南组(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针药组的评分低于中药组、指南组(P<0.05),中药组的评分低于指南组(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且针药组患者的IL-10水平高于指南组、中药组(P<0.05),中药组患者的IL-10水平高于指南组(P<0.05),针药组患者的TNF-α水平低于指南组、中药组(P<0.05)。结论:盆炎方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SPID,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调节相关炎性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