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23例):采用传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对比组间恐惧心理评分、忧虑心理评分、失落心理评分、乐观心理评分、自信心理评分、疾病认知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自我监测、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结果 护理前,护理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恐惧心理评分(42.25±2.52)分、忧虑心理评分(41.19±3.53)分、失落心理评分(40.59±4.03)分、乐观心理评分(19.62±2.06)分、自信心理评分(19.66±2.09)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护理后,护理组恐惧心理评分(12.29±1.69)分、忧虑心理评分(13.57±4.22)分、失落心理评分(15.32±3.77)分均低于对照组明显,乐观心理评分(43.53±5.95)分、自信心理评分(44.62±4.85)分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 <0.05);护理前,护理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疾病认知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护理后,护理组疾病认知评分(46.25±2.32)分高于对照组明显(P <0.05);护理前,护理组睡眠质量评分(65.59±4.25)分、自我监测评分(66.35±5.25)分、生理功能评分(66.49±2.15)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66.83±4.26)分同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65.72±4.28)分、自我监测评分(66.42±5.27)分、生理功能评分(66.53±2.18)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66.77±4.35)分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护理组睡眠质量评分(90.16±5.29)分、自我监测评分(91.77±4.17)分、生理功能评分(92.29±5.18)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93.69±5.28)分均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80.66±5.14)分、自我监测评分(81.77±2.89)分、生理功能评分(81.75±5.29)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82.23±5.28)分(P <0.05)。结论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有效开展,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疾病认知程度改善与提升,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可实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确切预后。

  • 单位
    大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