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45例)与乙组(45例),甲组采用长期导管,乙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总蛋白、白蛋白、Kt/V和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血管通畅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IL-6、CRP水平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蛋白、白蛋白、一定透析时间内透析器对尿素的清除量和体积的比值(Kt/V)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血管通畅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种血管通路方法均有助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但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炎症改善方面效果更加明显,而且能够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单位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