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初中生伤害相关知识与危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初中生的伤害行为干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所初中在校生,调查伤害相关知识与行为及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趋势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 099份,其中男生581人(52.87%),女生518人(47.13%)。初中生伤害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14.24±2.83)分,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为儿童安全座椅的适用年龄(5.91%)、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18.38%)以及犬咬伤后狂犬疫苗的最佳注射时间(37.76%)。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平均得分为(50.13±12.19)分,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为运动前不检查运动器械是否安全(64.79%)、骑车不戴头盔(63.24%)以及玩轮滑、滑板车等运动时不戴护具(62.78%)。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同年级、成绩、父母文化程度的初中生,伤害相关知识得分与危险行为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伤害相关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中生缺乏伤害相关知识与危险行为高发生率的情况不容忽视,应根据初中生伤害相关知识与危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性别、年级、成绩、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状况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