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研苏州地区门急诊疑似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就诊情况,为今后该病防治提供可靠的临床流行病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度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疑似急性心肌梗死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以Excel建库并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回顾性分析疑似患者临床资料与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检测结果,进一步明确临床人口分布特点、就诊高峰时间段及hs-cTnT检测临床应用价值等特点。结果共纳入门急诊就诊患者13 709例,主要因自感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不适而就诊,检出疑似AMI患者3 585例(26.15%),其中男性2 170例(60.53%),女性1 415例(39.47%),男女比例为1.5∶1。年龄从11~100岁不等,中位年龄为72岁,各年龄段人群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青少年人群(≤40岁279例,占7.78%),该组间检出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中老年人群[≥41岁3 306例(92.22%),特别是≥61岁2 757例(76.90%)],该组间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季节性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集中于冬季(尤其1~2月)及春季(3~5月),且男性整体检出率始终高于女性患者。患者hs-cTnT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高,且同一年龄段男性患者群高于女性,男性患者(≥51岁起)及女性人群(≥61岁起)hs-cTnT检测线高于整体人群基线水平。结论我院门急诊疑似AMI检出率较高,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为主,应加强胸痛、心悸等自觉症状高危人群hs-cTnT季节性筛查力度和范围。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