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野生砂生槐生物活性机制

作者:赵年寿; 纪鹏*; 魏彦明; 武凡琳; 拉巴次旦; 吴金措姆; 马兴斌; 华永丽; 姚万玲
来源: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 40(03): 38-46.

摘要

目的: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药理学探讨野生植物砂生槐的生物活性机制,为野生砂生槐资源充分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奠定基础。方法:PubChem、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砂生槐化学成分药效团潜在靶点,Uniprot数据库对获得靶点进行UniProt ID校正和转化,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软件构建砂生槐有效活性成分-靶点、靶点互作的可视化网络,DAVID数据库对靶标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功能富集。结果:从砂生槐中共筛选出羽扇醇、亚油酸、β-谷甾醇、猫尾草异黄酮和金雀花碱等15种有效化学成分,药物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调控中涉及的关键的靶点有MDM2、ERBB2、AR、MTOR等;GO功能富集结果表明,生物过程主要为低氧反应、细胞运动调节;分子功能主要为蛋白结合;细胞组分主要为胞浆、胞外体;KEGG通路结果表明,涉及的通路主要为癌症、代谢、cAMP和FoxO信号通路。结论:砂生槐中的药物成分主要作用于MDM2、ERBB2、AR、MTOR等关键靶点,从而达到对癌症类、代谢类、神经系统类疾病的治疗效果,这不仅有助于临床靶向治疗药物的精准开发,也为野生植物砂生槐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多靶点和多途径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资源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