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多态性对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56例,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6195岁,平均(83.88±6.51)岁。所有患者均服用骨化三醇及钙剂超过12个月,收集患者治疗前后L2L4椎体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值,检测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rs17881966)的基因型。结果 56例患者治疗后L2L4椎体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1.233±0.279)g/cm2比(1.198±0.266)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5,P=0.000);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后与治疗前[(0.799±0.146)g/cm2比(0.801±0.147)g/cm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0,P=0.834)。所有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的基因型及其频率的分布为CC(23.21%)、CT(55.36%)、TT(21.43%),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基因型为TT的患者L2L4椎体骨密度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1.187±0.303)g/cm2比(1.162±0.270)g/cm2,t=0.923,P>0.05],基因型为CC及CT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后,椎体骨密度明显改善,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多态性可影响骨化三醇的治疗效果。
-
单位淄博市中心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