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发展与传承历史悠久,在结构间相连接的最小"基数"上,形成庞大建筑体量空间,这是中式建筑的建造语言,而古建筑的魅力不止于此。时代推移,受到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民居空间中出现了雕刻装饰的影子,人们争先恐后将精美的雕刻艺术装饰标志在自己的庭院空间中,以此彰显身份和地位。上海浦东新区的新场古镇,临近水域,早期以盐场和经销盐业而闻名遐迩,富商云集。镇内民宅空间充斥各式的雕饰纹样,纹样所处位置均在诉说着某种空间的"语言"。本文主要围绕"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与庭院建筑空间关系"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与分析,从分论到总论,以民居空间中的单体空间入手,分析古镇民居的各单体空间雕饰呈现的特征,慢慢细入到主体建筑的木作装饰上,记叙雕饰会常出现于木作哪些部位,分析成因,讨论这些木作构件与建筑空间的存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