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滇西北泸水锑矿为笔者近年在该地区进行找矿勘探过程中新发现的矿点,其赋矿围岩为一套初糜棱岩,断裂控矿,辉锑矿与黄铜矿、黄铁矿、石英共生。为确定其成因类型,对主成矿期石英和硫化矿进行了H-O-S同位素研究。结合野外矿体产出形态,可以将研究区划分出2期成矿作用:1)早期以浸染状为特征,顺糜棱岩片理就位,2)主成矿期为细脉状,产于与糜棱岩片理垂直的石英脉中。石英包裹体水δD值介于-95.4‰~-88.8‰,δ18 OH中,含矿热水溶液H-O同位素的投影点主要落于大气降水线附近。黄铁矿δ34S值≈4.1‰~4.9‰,辉锑矿样品的δ34S值≈1.2‰~1.3‰,总硫值为2.23‰,具有深部岩浆硫特征。前人对赋矿糜棱岩测年,得到其成岩年龄和变质年龄分别为42 Ma和38 Ma,研究区辉锑矿—石英脉构造控矿明显,说明其成矿年龄应该小于38Ma。喜山期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锑矿床多与斑岩体有关,研究区附近有斑岩体的存在,结合其H-O-S同位素特征,可以判断泸水锑矿可能经历了两次成矿事件,早期与斑岩体有关,后期受到了大气降水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