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在肠外瘘致严重腹腔感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6月—2017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周血管外科收治的因腹腔感染严重需再次手术治疗的肠外瘘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18~74岁,平均57.1岁。统计分析肠外瘘损伤原因、损伤部位以及影响其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肠外瘘原因:胃肠道肿瘤手术21例,腹部创伤1例,消化道穿孔出血1例,胰腺疾病1例。肠外瘘部位:小肠瘘13例,其中高位瘘(十二指肠及距离十二指肠100cm以内的空肠)7例;结直肠瘘10例;胃穿孔部位瘘1例。患者的病情与肠外瘘发生部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相关,高位小肠瘘及APACHE-Ⅱ重度评分是死亡独立相关因素,抢救失败率分别为42.9%和57.1%,而损害控制技术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结论肠外瘘致严重腹腔感染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把握再次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准备、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应用损害控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