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至民国时期,辽宁地区的锡伯人一直处于"原生自在"的族群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其族群认同急剧变迁的时期,族群认同呈现出松散、驳杂的样态。1953年,锡伯人完成了民族识别而成为锡伯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原生情感的"指引"下,辽宁锡伯族文化精英逐步将民族文化体系化、典范化,以期建构辽宁锡伯族的民族认同。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中,辽宁锡伯族是在原生情感基础上,一个由民族文化精英主导、国家与他者协同"建构"的地方性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