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模式对先天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听觉言语能力的影响。方法依据康复模式将63例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分为A组(21例,仅家庭康复模式)、B组(19例,仅康复机构康复模式)、C组(23例,家庭与康复机构相结合康复模式),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对各组受试者听觉干预前(0个月)和听觉干预后(3、6、9、12个月)的听觉言语能力发展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听障婴幼儿在听觉干预3~12个月期间,C组四种评估问卷得分均值明显高于A组和B组相对应的得分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与康复机构相结合的康复模式更有利于听障婴幼儿早期听觉言语能力的提升。
-
单位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北京市密云县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