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业革命与私有制的联姻,放大了资本的魔力。在私有制的架构中,资本借助于工业革命成功实现了"两个剥夺"——对劳动者的剥夺和对自然界的剥夺,将利润最大化逻辑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两个剥夺"中,剥夺者和被剥夺者双双走向异化。不到300年的工业文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被糟蹋得面目全非。于是,优化生态环境,成了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然而,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努力收效甚微。何以如此?在私有化社会的资本逻辑下,是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一切皆以能不能带来最大化利润为终极标准。换言之:如果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就会选择生态文明;如果建设生态文明有碍于利润最大化,那么,资本家就会毫不犹豫地将生态文明踩在脚下。可见,私有制与生态文明不兼容,私有制的土壤里不可能开出生态文明之花,意图沿用私有制的资本逻辑去纠工业文明之过,等于抓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一样可笑。用产生问题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只能使问题越来越多。欲要建构生态文明,就必须从私有制的另一极——公有制中寻找答案。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公有化的制度设计是通往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在所有制维度上,完全可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概括为一句话:重建公有制。

  • 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