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斯皮瓦克看来,庶民大体可以被描述为"不能自由社会移动的人""社会移动路径断绝的人"。具体而言,作为教育援助对象的庶民,具备双重的脆弱性。一方面,摆在庶民面前的环境障碍、历史障碍、话语障碍,体现出庶民的"状态脆弱性"。为了使某一情境下特定的庶民个体或群体脱离庶民状态,立足于"主体效果"的斯皮瓦克采取了葛兰西的进路,即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来帮助庶民获得脱离庶民状态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对称的听说关系与悄然现身的认知暴力又反映出教育援助中庶民的"关系脆弱性"。教育援助者作为倾听者与阅读者,掌握着言说与表征被教育者的权力,在生产关于庶民的知识的同时,又积极从事根据被生产的知识,改造庶民认知的计划。对多种障碍的抵抗却又有可能反映出认知暴力,教育援助的困难性正在于此。从"庶民"这一视角出发,教育援助可以被理解为教育者对作为文本的被教育者的重新改写。如同翻译,重新改写是能动的暴力。斯皮瓦克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正当地活用教育援助,以助力庶民主体地摆脱双重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