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中骨挫伤磁共振成像特征及意义

作者:刘超; 尹科; 阳志军; 刘岸松; 戴祝*
来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3, 42(07): 540-546.
DOI:10.16038/j.1000-6710.2023.07.010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损伤中骨挫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影像特征及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膝关节MRI中ACL损伤部位,分为四组:A组,股骨端断裂,29例;B组,体部断裂,32例;C组,胫骨端断裂,3例;D组,胫骨髁间棘止点撕脱性骨折,20例。分别在MRI矢状面、冠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选取股骨、胫骨骨挫伤面积最大的层面,测量骨挫伤的前后缘距离及中心点距离股骨、胫骨前缘的距离,左右缘距离及其中心点距离股骨、胫骨平台内缘的距离。结果:矢状面,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前(P<0.05)。矢状面D组较A组股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股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后(P<0.05)。冠状位,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胫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内(P<0.05)。冠状位上4组患者股骨挫伤范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挫伤位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急性ACL实质部断裂,急性ACL胫骨髁间棘止点撕脱骨折挫伤范围更大,胫骨端挫伤位置更偏前、偏内,股骨端挫伤位置更偏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