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南方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导致了中、古生界油气演化的复杂性,产生了成因多样、成藏规律复杂的油气藏。按成因分析角度出发,可将南方中、古生界油气藏分成原生油气藏、次生油气藏和再生烃油气藏。储集空间类型有孔隙型(鲕滩和生物礁)、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各储集类型主要受特殊的沉积成岩相带和构造所控制。有效的保存条件及成藏要素在时间及空间的良好匹配关系对南方中、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指出了未来勘探方向:寻找具有次生、再生烃气源和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遭受淡水淋滤而形成的次生孔隙或海水与淡水混合作用而成的白云石化储层及微裂缝储层,寻找加厚的生储盖组合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