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中耳疾病主客观听力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王燕; 李楠; 李世博; 何雅琪; 陈琪; 赵立东; 冀飞*
来源: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3, 21(02): 162-169.

摘要

目的 分析60岁以上老年中耳疾病患者主客观听力检查结果及听力损失情况,并进行特征性描述。方法 收集门诊老年中耳疾病患者2976例,平均年龄67.65±6.04岁。其中60~70岁组共2241例,71-80岁组共609例,>80岁组共126例。获得完整的纯音测听结果(气导120~8000Hz、骨导250~4000Hz)4117耳,声导抗测试2117耳,听性脑干反应测试114耳。并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组对听力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中听力处于正常范围但有传导成分存在111例,轻度听力损失861例,中度听力损失759例,中重度听力损失624例,重度听力损失309例,极重度听力损失117例,完全听力损失52例,单侧聋143例。患者听力曲线类型主要表现为上升型和缓降型,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的患者的听力曲线类型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声导抗测试A型449耳(21%),Ad型100耳(5%),As型69耳(3%),B型587例(28%),C型802耳(38%),因术后改变等原因未引出鼓室图110耳(5%);声反射引出情况与鼓室图不同分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结果显示Ⅰ、Ⅲ、Ⅴ波引出率分别为60.53%、62.28%及84.21%。Ⅰ、Ⅲ、Ⅴ波潜伏期为1.69±0.2ms、3.96±0.2ms及5.88±0.27ms,Ⅰ-Ⅲ波间期为2.26±0.14ms,Ⅲ-Ⅴ波间期为1.92±0.2ms,Ⅰ-Ⅴ波间期为4.17±0.2ms。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传导聋患者纯音听阈气骨导差在250Hz和4000Hz处最大,其中气导听阈高频下降最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缓降型和陡降型听力图占比增大。ABR潜伏期延长,波间期变化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