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中临时起搏器(TPM)植入后的起搏比例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非心脏手术中植入TPM患者200例,依据右心室起搏比例分为高搏组128例和低搏组72例,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 d心率(HR)、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T(Tn 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以及房颤发生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或Z检验。结果高搏组和低搏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9%(6/128)和6.94%(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搏组患者术后1 d相比术前HR、CI和LVEF水平降低,CKMB、Tn T和NT-pro BN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搏组患者术后1 d相比低搏组患者HR[(62.47±6.51)vs(69.43±7.24)beats/min]、CI[(2.45±0.30)vs(3.86±0.42)L/(min·m2)]和LVEF[(35.12±3.55)%vs(39.94±4.11)%]水平降低,CKMB[(46.87±5.43)vs(38.32±4.16)U/L]、Tn T[(86.45±9.05)vs(68.02±7.36)ng/L]和NT-pro BNP[(275.12±30.24)vs(228.31±29.57)ng/L]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搏组新发房颤发生率为7.81%(10/128),低搏组无新发房颤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1,P=0.045)。结论非心脏手术中植入TPM后≤50%起搏比例可有效保持患者心功能稳定,有利于避免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